各院(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为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更好地掌握实验场所实际使用情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规范实验场所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根据《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教字〔2021〕21号)、《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教字〔2021〕58号)要求,现开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场所利用率统计及材料归档工作,具体如下:
一、实验场所利用率统计
(一)统计范围
全校所有实验场所,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场所等。
(二)统计依据
1.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为实验场所课表等。
2.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毕业实习除外),实际开展应根据其课程工作量编排进入对应实验场所课表,如在多个实验场所进行,则将使用时间分摊在多个实验场所。
(三)利用率计算方法
主要统计实验场所利用率、实验场所利用人时数等。
1.实验场所利用率=学期实际利用学时数/学期额定学时数×100%。
2.实验场所实际利用学时数:应为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实训、工程训练、实习、课程设计、公选课、竞赛训练等学时数之和。统计时注意实验场所安排的起止周数。
3.学期额定学时:一学期按16教学周计算,每周5天,每天6学时(周二4学时),即学期额定学时=16周×28学时=448学时。
4.实验场所利用人时数=∑每次人数×学时数。
二、实验场所教学文件归档管理工作
各院(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做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场所教学文档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主要内容及标准,如下:
(一)实验场所及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规定、规范等文件齐全,各实验教学项目有明确项目操作规范。
(二)实验场所有学年学期课表及其对应开出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课程以课表为准)。
(三)实验场所根据开出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有开出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项目卡》,实验场所统计汇总有《实验项目汇总表》。
(四)《实验教学记录本》、《实验(实训)室使用登记本》、《实验(实训)室安全日志记录本》、《重要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等教学过程性记录完整,符合填写规范。
(五)实验场所实验耗材入库、出库台账记录完整。
(六)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文档资料(含电子文档)。
三、工作要求
(一)请各院(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实验场所利用率统计及教学文件归档管理工作。
(二)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实验场所利用率统计,并将本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纸质版报表反馈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教务处
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