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和郑州工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校教〔2021〕19号)等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质量,按照早启动、早准备、早落实的总体部署,现将2026届论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5年9月24日—10月10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培训会召开、指导教师遴选与分配、学生选题等工作。
(二)定题阶段(2025年10月11日—11月2日):召开选题评审会,完成学生选题审核,确定学生选题。
(三)启动阶段(2025年11月3日—11月23日):完成任务书下达,学生针对论文的具体任务进行文献资料查阅与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着手准备开题报告等相关工作。
(四)开题阶段(2025年11月24日—2026年1月8日):学生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撰写等任务;完成开题答辩工作。
(五)实施阶段(2026年1月9日—3月13日):学生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论证等,完成论文(设计)写作(创作)初稿。
(六)完善阶段(2026年3月14日—4月24日):学生进一步充实完善论文(设计)写作(创作)初稿各项内容,完成定稿。
(七)检测阶段(2026年3月14日—4月30日):通过毕设管理平台,在初稿、定稿阶段分别进行相似性检测、AIGC检测。
(八)评阅与答辩阶段(2026年4月25日—5月12日):完成指导教师评阅、评阅人评阅及答辩资格审查,并组织完成答辩工作。
(九)成绩评定阶段(2026年5月13日—5月15日):完成成绩评定工作,并录入教务系统。
(十)归档阶段(2026年5月16日—6月12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工作。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
各学院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及责任单位。各学院要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特点,认真制定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并明确指导教师遴选、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开题答辩、撰写指导、答辩资格审查、答辩等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双向”互选原则
学院要统筹考虑,落实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双向”互选原则,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引导指导教师加强论文的指导工作。随着教育部论文抽检工作的常态化,学院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意识,随时了解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必要的指导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其指导水平。
(三)加强选题管理,严把选题审批,提高选题质量
在选题环节,各学院要严格按照选题原则和程序操作,把好“命题关”“选题关”“审题关”。
1.组织指导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师范专业认证标准》、OBE理念等相关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做好选题工作,鼓励教师加大实际应用(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课题的比例,在开设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题目的征集。
2.严格落实选题教研室、学院、学校选题审核制度,压实审核责任,召开选题评审会,严格执行“一人一题”的选题原则,杜绝出现选题题目空泛、过大或过小、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等情况。
(四)明确撰写任务,强化开题论证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要明确指导计划和指导程序,向学生提出课题研究具体要求,指导学生使用参考文献或参考技术,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2.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查阅文献,明确选题的研究意义,理清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分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出论文写作的进程安排,撰写开题报告。
3.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后,由各学院统一组织进行开题答辩,确保课题研究方法科学合理。
(五)增强质量意识,做好过程监控
1.各学院要认真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通过适当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题难度、拓展课题深度、扩大课堂选择范围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全体师生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各学院要加大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研究力度。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探索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院级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及考核工作。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做好开题、撰写、答辩等重要环节的质量监控,重点检查学风、工作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推进。
3.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把控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规范,应符合《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校教〔2021〕17号),字数满足要求,文字规范、字迹清晰、图表规范整洁、比例适当。
4.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为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引导学生科学引用文献资料,杜绝论文教学过程中的抄袭、篡改、代写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学校将持续对每个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相似性检测、AIGC检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现象,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5.为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设计)学术质量,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对所有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持续性开展相似性检测、AIGC风险检测。所有毕业论文(设计)须通过学校指定检测系统进行文字复制比筛查,严格控制文字复制比例(抄袭率)在30%以内。同时,设定AI特征值(阈值)≤30%,对超出标准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作者补充提交研究过程日志、原始数据集及修改轨迹等佐证材料,确保研究过程的可追溯性。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将正式启用“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通过毕设管理平台进行全流程管理,包括学生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开题答辩、指导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审、成绩评定等环节,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安排进程完成各项工作。
(二)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上传授予本科学位信息时增加了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字段内容(相关内容在“毕设管理系统”中直接抓取),因此论文原文、题目、关键词等内容必须保持与“毕设管理系统”中信息一致,请各学院高度重视。
(三)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归档要求。所有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资料均可从“毕设管理系统”内下载打印,包括论文全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答辩记录、指导记录等。
(四)请各学院于10月10日前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10月21日前完成院级选题评审,并审定学生选题后报送《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一览表》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联系人:吴桐 联系电话:85303915
教务处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