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关于开展2025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3-24  作者: 来源:  浏览量:316

各院(部):

为持续推动学校本科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郑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校教〔2024〕57号)深入推进我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实际,现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及数量

(一)申报范围

纳入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均可推荐建设,包括理论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和素质养成课程等。

(二)申报数量

拟立项建设30-40门左右校级一流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8-10门,线下一流课程8-1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10门,实验(实训)一流课程2-5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5门,已获批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不重复立项。

二、申报条件

(一)课程负责人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并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素养,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

(三)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四)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五)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六)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的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七)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八)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三、申报类别

(一)线上一流课程建设

(二)线下一流课程建设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四)实验(实训)一流课程建设

(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

四、申报流程

(一)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按照“院(部)组织申报-学校审查立项-团队立项建设-学校验收认定”的程序开展建设。

(二)线上、线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填写《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申报书与附件材料一并按每门课程合并装订成册,一式三份,A4双面印制,白色封皮胶装。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填写《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2),装订成册,一式三份,A4双面印制,白色封皮胶装。

(四)实验(实训)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申报材料包括《实验(实训)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3)《实验(实训)建设项目简介视频技术要求》(附件4)。

五、评审与推荐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建设的课程名单并予公布,各院(部)需组织做好后续课程建设工作。

六、材料报送及时间安排

(一)线上、线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合并附件胶装白色封皮,一式三份)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申报》(白色封皮一式三份)

)《实验(实训)一流课程申报》(一式三份)

)《一流本科课程推荐汇总表》(一份)

课程所在单位于2025416日前完成本单位一流课程建设推荐工作,并将加盖公章的《申报书》《实验(实训)建设项目简介视频技术要求》《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报送至教务处,电子版及视频材料以每门课程(按“申报类型+各单位简称+课程名称+负责人”命名)为单位压缩,各院(部)汇总后发送至2764914907@qq.com,邮件名为:各单位简称+一流课程申报材料。

联系方式:杨老师,85303032。

附件1: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线上、线下、社会实践课程).doc

附件2: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docx

附件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实验(实训)课程).docx

附件4:实验(实训)建设项目简介视频技术要求.docx

附件5: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doc

附件6:校教〔2024〕57号 关于印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pdf

教务处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