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2025年河南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培训会
日期:2025-04-2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9
培训现场
合影留念
为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4月19日至20日,我校教务处及专任教师代表积极参加由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管理服务中心承办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培训会”。本次会议汇聚知名专家、高校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实践经验。
领导强调:锚定人工智能教育新坐标,构建融合发展新生态
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季双丽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教育形态,各高校应把握发展机遇,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纳入学科专业建设整体规划,推动其与思政教育交叉融合,形成“基础普及—高级应用—创新实践”的课程生态链。她强调,要聚焦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创新和资源平台整合,构建校际协作、共建共享的课程建设共同体,同时关注技术伦理、评价体系与产教融合等关键问题。
专家分享: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实践
会议邀请了国内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进行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曾鹏博士从人工智能与通识课程怎样结合引入,通过介绍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数智教育教学建设情况,结合AI技术深度融合等创新实践,强调教学督导在保障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聚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系统讲解了“智能教学平台”“智能助教”等应用案例,提出通过本硕博贯通培养、校企合作(IBM、IPS)强化产教融合。
浙江大学陈建海副教授从DeepSeek AI的实际应用出发,深入探讨了开源模型、算力需求等前沿议题。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核心算法逻辑,教师则要主动适应技术迭代带来的教学方式变革。
我校参与:学习前沿经验,探索智能教育新路径
会议期间,我校教师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积极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新机制,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撰稿:杨苗苗;审稿: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