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关于开展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1-05-23  作者:[db:作者]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43

各院(部):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执行学校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决定开展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

一、修订范围

本次教学大纲修订范围为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所要求开设的所有正式课程(不含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全校性通识选修课根据学校每学期的课程申报通知另行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二、修订原则

(一)教学理念先进,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二)目标明确,体系完整。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对标学校2020版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该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该门课程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要完整,不应局限于某一本教材。

(三)内容科学,注重整合与优化。教学大纲应准确体现课程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和教学安排,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应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既要防止遗漏,又要避免重复;还要总结和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体现行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及学校办学的新特色。突出学科、专业、课程特色的原则,体现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技术。

(四)教学模式多元化,凸显以学生为中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注重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注重教育信息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创新,融合多元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强化技术赋能的混合式教育教学。

(五)科学制定课程考核方式。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建立过程评价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学校鼓励加强过程化评价,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合理分配成绩比例。

(六)选用优秀教材和参考资料。优先选用最新的省级、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奖的省部级精品教材或学校自编特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应尽量详细(如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学术刊物、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三、工作要求

(一)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要对标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分数和学时数等课程信息相一致。同一课程不同学时,教学大纲有明显差异的,以及不同专业开设有同名的课程,因教学要求、学分设置和课时量不同的,都应分别编制。

(二)制定大纲时,格式和内容要力求规范,语言文字简明扼要,名词术语恰当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术语或定义。内容表述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标题、序号、标点符号等应当规范使用。教学大纲模板见附件1。

(三)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均由开课单位负责修订。各院(部)成立以院长(主任)为组长的大纲编写小组,负责领导、指导、检查和督促本学院大纲的制定和审核工作,组织相应专业学科专家进行审查评价。每门课程应成立编写组,指定负责人,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充分调研、认真修订,各系(教研室)主任为第一审核人。各院(部)统稿教学大纲的印制版,按专业进行汇总,具体要求见附件2。

(四)请各学院将审核通过后的教学大纲,按专业分别汇总并于2021年6月25日前将电子版(word文档)统一发送至教务处杨苗苗老师OA邮箱,以“院(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命名,压缩打包以“XX学院(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命名。待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抽样审核后,以专业为单位编印装订成册。

附件1: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x

附件2: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成册要求 .docx


                    教务处          

                  2021年5月24日